美本转学申请准备以及注意事项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校名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越来越多的小伙们在高考失利之后选择美国本科转学申请,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想法,那么美本转学申请需要准备什么?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陆本 VS 美本


1. 经济成本:
美本转学很难申请到奖学金,一个是因为我们是国际生,而且是转学生,所以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需要自费的。所以包括学费和生活费,是40万人民币左右。 而国内的本科一年的成本,包括学费和生活费,应该是18000人民币左右。 所以保守估计,这个经济成本在20倍是有的。

2. 专业选择和灵活性:国内的本科很难转专业,或者你要GPA多少以上才有可能,还有很多名额限制。当然不是说美国本科完全没有要求你想转就转,但是比国内的本科简单很多很多。并且美本可以 undeclared major,虽然对转学生一般不适用,但是也突出了它的灵活性。这里顺便说一下,就是每个专业的录取难度确实不一样,所以假设你想去UIUC的工程,但是怕不太好保证,可以先申请数学、化学等竞争相对没有这么大的专业,后面再过一个学期转专业,这个是可行的。当然也会有GPA要求,一般是3.0,具体还是看学校的要求。

3. 学校资源:国内的学校基本不会给你什么。(我只在全国前十但是不是顶尖的中山大学呆过,所以可能不是很客观)就是一般上课,而且教授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在教学上面,因为本科教学的成果对于教授是最没用的。社团组织很多,但是多半是小打小闹,跟社会脱轨很严重。我就举一个现在国内比较有名的Enactus也就是我那时候的Sife的例子吧。Sife在做项目的时候会跟成员说他们没钱,要自己拉赞助,然后一到比赛的时候,突然又变的巨有钱,但是唯一的目的就是比赛的时候可以显得厉害一点。所以总结一点就是国内高校功利主义非常严重,而且是在大学生普遍素质一般能力一般的情况下。再强调一遍,这是我自己对中山大学的感受,可能不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是上述也是我一开始决定转学最初的原因。

4. 文化氛围
:众所周知中美对知识的重视程度的天壤之别。这个可以直接反应在对待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上。美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是他们发展的重中之重。美国的教授等知识分子的社会当中一定是中上层阶级,他们的收入本身已经非常可观,而且非常受社会的尊重。反观国内,如果教授不想办法在外面自己挣点钱,基本上也就是小康的水平,这也可以反映出两个国家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当然近年来国内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包括引进学者呀之类的。但是这还是一个很漫长很漫长的路,至少在现在说来,美国对于大学生的发展环境,是远好于国内的。

5. 个人发展:
我不是很清楚国内本科生的就业情况,而且我个人也没有毕业进入真正的求职阶段。所以我不太好在这里做就业上的直接的对比。就个人发展来说,美本跟国内的本科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会提供一切它可以给你的让你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比如说图书馆、各类运动场馆、音乐厅、博物馆之类的,在尤其像我们学校这种大规模公立学校时非常齐全的。它不会强迫你干什么,但是基本上你想干什么想学什么,学校都会提供给你必需的资源。然后国内学校的情况,比如说真草的足球场吧,一般是不给学生用的,是周末租出去赚钱的。其他的设施也很一般。我在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北航的校园里面都住过一段时间,在这点上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当然现在国内的学校的图书馆的建设是越来越好的,这一点也值得肯定。但是还是同样,跟美本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

转学美本应做的准备


每个学校的要求都不一样,一定要上学校的官网查看,不要听信任何其他人给你的建议,只有自己去官网看,才是最可信的!

总体来说,GPA和托福是必要项,如果你GPA没有3的话,竞争力就很低了。托福要至少上95。然后SAT大部分情况下并不是必要项,因为它被美国高校看成是高中生应该完成的考试,所以不会必须要转学生去完成。但是,因为美国人并不一定知道你的大学到底是什么水平(应该前二十开外的他们都不太知道),所以SAT是可以侧面反映出你的实力的。所以虽然不是必要的,但是考肯定比不考好。文书的话和新生基本是一样的,只是推荐信涉及到你要大学的教授给你写,这个细节会在后面提到。其他的和新生完全一致,可能在文书题目上有一些不同。另外就是时间,最好的时间是大二结束,其次是大一结束,大三结束别人可能会很好奇问你为什么不研究生再过来,而且确实大三结束转学你很有可能会多读一年,因为你要在一个学校毕业就一定要修满这个学校的特定的学分,我们学校是60个,一般就是2年的时间。

转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1. 推荐信:因为我们需要大学的老师给我们写推荐信,所以一开始就找几个“目标”去有意的接近或者熟悉很重要。因为国内的教授有时候你不上课根本不知道他在干嘛,他们也懒得理学生。所以你一定要在确定转学以后就去跟老师拉拢关系。比如说多问问题目,提一些意见,或者帮忙在实验室里面做科研,都是很好的办法。这跟研究生申请的套瓷基本思路差不多。

2. 选课
:国内本科选课空间不太大,但是最好是选择容易拿高分又跟你目标专业有一定关系的课程,毕竟没有修的课可以过去修,但是拿不到好的成绩可能就会直接影响申请结果。当然有些学校会对转学生修的课程有要求,所以再强调一遍,一定要仔细阅读每一个学校的转学生的要求!

3. GPA:上面已经提到了,GPA越高越好,但是源于美国人对国内本科不信任,SAT可以很好的佐证你的实力。

4. 学校排名:可能美国的招生官只认识北大清华,也可能前5,也可能前10,所以如果你在一个很一般的学校,其实对你的申请影响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比如说,我是中山大学的,我在转学的时候并不比深圳大学的学生有多大优势,当然在国内这两个学校的名气差的非常远。

5. 活动:学生会这种东西就不要参加了,美国是不会理会这些有一些政治色彩的组织的。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公益活动、和例如aisec之类的国际间活动,虽然不一定非常有用,但是至少不会像学生会那样看起来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