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去美国读金融/金工硕士,回国到底好不好找工作?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校名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下面给大家推荐一篇深度好文,希望打算去美国读金融或金工硕士的小伙伴们可以看看。

讲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 要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本文针对的是美国留学,2015年当年出国留学人数为52.7万人,其中选择美国的将近30万人,可见美国教育的吸引力。当然,这30万人中既包含了本科,也包含了硕士及博士,甚至更包括了初中、高中。因此,我们要明确我们的讨论范围:美国-硕士-金融,这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绝对是出国留学的非常多的一部分群体。明确了范围,但落实到金融的概念又出现了两大主流分之:Master Science of Finance 和 Financial Engineering (或者叫Mathematic Finance) 。

金融MSF


金融的两个分支对应的所学课程不同、要求不同、能力不同,因此对应的就业方向与前景也不相同,容我慢慢道来。Master Science of Finance一般设置在商学院,在美国综合排名前50的学校中,设置MSF项目的情况如下:

50所学校中只有15所开设了传统意义上的MSF专业,在顶级名校中更是只有MIT一家,由此可见,MSF专业在美国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美国的教育理念有关。美国人更倾向于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工作,工作3-5年之后再去读MBA,而并非读MSF这样的专业,因此也就造就了大部分MSF专业国际学生比例偏高的现状。

说完学校,让我们再来说说MSF的课程设置。MSF设置在商学院下,也就导致其课程更加偏重商业及实用性,对金融理论研的研究深度不会涉及到科研深度,而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思考、交流、实践、市场、合作等意识。核心课程包括:公司金融、Fixed Income相关、财务相关、投资理论相关,大部分还会涉及到金融衍生品、创业投资、金融市场等内容。从学院定位、课程设置都可以看出MSF专业的培养方向是那些具有商业思维的综合性人才,对应的工作岗位包括:投资银行(IB)、咨询(财务咨询或战略咨询)、分析师(VC/PE/券商)、商业银行等几大方面。

既然知道了对应的工作岗位,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国内的工作情况。首先要说的是,你在美国读完一个MSF,你可能觉得自我感觉良好,但和国内已经工作过几年的人来说,你还差的太多,多到任何一个公司都不想录用你!那为什么还有很多公司要招应届毕业生呢?那是因为公司要考虑到人才梯队建设,才会补充应届毕业生,经过2年以上的培养,一个MSF毕业生的价值才可能会体现出来,而这2年基本上就是公司在花钱培养你!

明白自己所处的情况,我想你也就明白找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了,公司在招聘应届生时并不是需要应届生能够马上为公司带来效益,更多是需要应届生去熟悉工作、培养感觉、接近市场、熟悉规则,几年之后能够把积累下来的经验活学活用,为公司解决问题,带来效益。因此站在公司的角度来说,一定会选择那些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强,为人机灵,思维活跃,能够举一反三的人,而那些只知道书本知识的应届生,在这一环节就会非常被动。

我们知道了这些公司的招人要求,就要拷问一下自己,是否能够符合这些要求?同时,有了招人要求,那招人数量呢?在数量上说,上述行业的顶级公司对人的要求都很高,招进去的人也都是能够以一敌三,因此在顶级公司(比如高盛、大摩、中金、中信、麦肯锡)等招聘的应届生数量是凤毛麟角,名校情结非常严重,毕竟出去见客户还是要说人家听过的学校才能让客户觉得你们很厉害,何况和你一起毕业的还有”XX的儿子”等各路神仙鬼怪。即使你从最顶级的MIT MSF毕业,也没人能够跟你保证你回国就一定能够进到高盛、麦肯锡,而且只能说进入这些机构的概率非常小。这个级别大概能够吸纳当年所有毕业生的2%以内。

说完了顶级,接下来就要说一些不错的公司了,必须“xx证券”“xx会计师事务所”“xx咨询”“xx银行”,这里的xx你就可以带入你所知道的名字了。这一部分是招聘的主力军,也是MSF毕业后的主要target。这些公司不仅数量多,每年需要的招聘人也多,因此成为了MSF毕业生的首选。虽然在数量上来说,这些公司招聘量大,但也没有大到可以吃下所有美国MSF的毕业生,因此竞争非常激烈,常常是招聘5个人,结果来了100多个,然后大家人手一个美国MSF学位。因此,在这个档次的竞争依然非常非常激烈,在背景相似的情况下,面试的技巧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这个级别大概能够吸纳当年所有毕业生的20%以内。

在往下就是那些你可能第一次听说名字的中小型券商、基金、VC/PE、互联网金融等等一系列公司,这些公司在市场中主要做一些小型的、被大机构看不上的项目,这些机构可能会收纳美国MSF毕50%左右的毕业生,也是一些排名不是很靠前的MSF项目毕业生的主要去处。工作几年积累到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大家往往会选择读个名校的MBA,或者抓住机会直接跳往上几层的公司。

金融工程MFE

说完MSF项目,我们就要说一下金融工程/量化金融/金融数学这个专业,各个学校的叫法都不一样,但归根结底是通过量化的方法来研究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由于这个专业的重点在于量化,涉及到了大量的数学、统计、计算机等知识,因此常常被划分到上述几个专业的学院而非商学院。同样,这个专业涉及到的核心课程就为上述三门学科加上部分金融理论知识。量化金融的概念也才刚刚起步不过20-30年的时间,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成为了金融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个专业同学主要的工作方向为:量化投资、风险控制、衍生品、交易等。

量化金融在国内还属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国内政策的限制问题,量化金融在国内也处于灰色地带,监管层对量化金融也还没有明确的定位和监管办法。但是,大家都意识到了量化金融可以挣钱啊,因此近几年国内出现了大量的以量化为手段的投资公司,也都交出了不错的投资回报。因此,目前国内对于量化的人才属于稀缺状态,也相对好找工作。不仅各大券商的量化投资团队刚刚起步,各种小型的量化团队也都在不断壮大队伍。

除了量化投资,量化金融在风险控制、衍生品定价方面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往往都设计到复杂的多个因子,只能通过计算机的手段来得出来实现,因此也需要大量的既懂金融又懂编程的小码农。

说了这么多,不论你读MSF还是MFE,回国后在视野上都会开阔很多,但缺乏的就是对国内市场的理解和实践的经验,经过工作的摸爬滚打才会更加的得心应手,选择工作的空间也更大。但是,不管哪个方向好找工作,工作都要选择你喜欢的,不要单纯的因为金融类工作收入高就一头扎入金融行业,选择自己并不喜欢的行业,痛苦的过着每一天,这其中的酸楚是用再多的钱也不能抵消的。最后鸡汤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多去看看远方的田野。

文章来源:Dear mentor,毕达小编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