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 2.9+托福90逆袭哈佛医学博士全奖
毕达留学是一家以“录名校、做口碑”为理念的留学咨询机构,专注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各阶段的海外校名申请。毕达注重个性化和透明化的申请服务,致力于申请者学术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帮助申请者从本质上提升竞争力并获名校录取。众多超预期的名校录取,是毕达打造以口碑传播为核心的基础。正因如此,每年都有众多学生以照片和视频形式为毕达留学公开代言。查看更多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医学部本科

GPA和考试分数:GPA 2.9,IBT90,GRE1300+

申请结果:Harvard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医学博士全奖)

或许是参考了师兄师姐申请的老路,也或许是对临床医学的申请难度有所了解,Y一开始就只挑100名左右的学校。确实,对于GPA 2.9,托福90分并且研究东拼西凑的申请者来说,把选校集中在100左右的策略,看上去仿佛是理性的。但如果一开始选择临床医学这个方向就是错的呢?我的一句提醒换来的是Y诧异的表情,似乎这个观点跟他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也或许他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但经验却鲜明地告诉我,申请临床医学对于Y来说不切实际,要跟美国本土学生竞争临床医学,几乎是鸡蛋碰石头。

我一直相信,努力的方向比努力本身更为重要。Y急需解决的不是什么选校问题,而是申请方向的问题:他需要选择一个有利于他本专业的方向。在向Y解释了临床医学的难度后,我建议他将目标放在与他背景匹配且申请难度相对小的基础方向。我向他展示了美国设有口腔生物医学的学校,根据他较强的颅面生长、正畸专业背景,我建议他选择Oral Biology这种传统科研型的大方向,一方面避开与美国人竞争临床,另一方面这个领域下有遗传、生化、颅面生长等多个分支,这些都是很适合Y申请的方向。而看到我这个本科读城市规划的老师居然能够对他专业的这些分支有如此深入的了解,Y的诧异也逐渐转变为对我的信任,并接受了方向调整的建议。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Y有一定的研究经历,但是在阅读了他的论文之后,我开始担心:一方面,他的论文多发表在一些普通的期刊上,想要冲刺名校、吸引那些挑剔的教授,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一定要好好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做研究,发表一些影响因子更高的论文;另一方面,Y偏临床,过往经历都侧重在如何进行面骨矫正、骨修复和骨再生,制备复合材料支架等,而关于基础方面的研究如细胞增殖的机理并不深入。面对研究方向杂乱、缺乏基础研究的背景,Y想要突围必须下苦工。

我一方面督促他加紧基础类的研究,通过为他模拟面试,共同探讨问题的最佳答案来提升他对研究的认识;另一方面开始制作文书材料,以作为成果的总结。刚开始的确比较困难,模拟面试他甚至连用中文都回答不好。制作文书材料的时候他就几次后悔自己以前没有好好做实验,以至于好多实验的难题都是别人解决的,自己只是一知半解。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就在一天一天的进步中,Y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最终发表了两篇SCI的论文,成为他申请的重量级砝码。

随着对Y研究的深入了解,我发现在文书材料制作中如果把他塑造成骨再生方面的专才,不仅可以把他过去的主要背景串联起来,并且他最出彩的关于生物材料方面的SCI文章,也可以作为他在积累自己基础背景情况下做的尝试。毕竟将来生物科学的发展将会与工程相结合,而生物材料将会是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学生的背景肯定会有不少教授青睐。就这样,在文书中,我成功将他塑造成为基础、临床、工程样样出色的综合研究人才。在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后,我们才进入选校环节。有了前期的沟通,当我把哈佛大学放入他的选校名单中时,他没有了惊讶。因为他知道,哈佛医学院有跟他的研究非常匹配的教授。

春节期间,哈佛的面试官毫无预兆地给Y打来了电话,吓得他心脏都跳出来了。好在他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面试模拟,对于教授两个小时刨根问底,总算是应付过来了。哈佛大学的录取如期而至,圆满结束了我们这一段艰苦的历程。他成为了师弟师兄心目中的传奇,而我则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友谊。Y现在经常跟我分享哈佛医学院连刷牙都没有时间的忙碌生活。我知道,他是痛并快乐着。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毕达留学”来源之文章,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毕达留学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