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PhD: Pharmaceutical Science /Pharmaceutics/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申请学校 24
Offer: University XXX Pharmaceutical Science
我觉得对于出国这件事来说,坚持和计划非常重要。所以一开始就应该想明白,到底为什么想出国。是因为自己想出去见识?那不如去旅游;是因为别人都申请了?那也太从众了。如果不是坚信出国是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种投资,我想那也没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在这件事情上。就我而言,我是很早就定下了这个目标,大概是大一吧。
本科毕业后的出路不外乎:找工作,考研,出国。作为药学生,本科工作意味着作医药代表(因为工厂和技术岗位都不算好的出路),而我并不想做一件这样的工作。考研…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国内研究条件的限制,研究生的优势并不大,所以我选择出国。药学可能专业性更强,适合于出国读Phd. 药学出国只有有限的几种:Medicinal Chemistry,药化,主要是做合成,毒性比较大,但比较容易申请;Pharmacology,药理,一般会在医学院下单独成系,不太好申,规模比较小,Pharmaceutics/pharmaceutical science,药剂,出路最好,但是最难申请,别的系我不知道,但是一般药剂只找3~5个,录取的基本是研究生,每年申请人数一般都在100左右。其余pharmacy practice 以及pharma D就不在讨论范围里了。
关于语言考试
这是出国留学的必经之路,也没什么好多说的。学吧,考吧。我很幸运,从小对英语就不排斥,所以四六级,中口,T, G考的都很顺。我觉得语言考试要趁早准备,以备第一次成绩不理想还有补救的机会。推荐在大三暑假前搞定语言考试,先考G的优点是单词储备对T有帮助,先考T则上手比较容易。我个人先考的T,因为当时G没有报上,而且我天生对背单词有一种恐惧感。还好老天保佑,两次考试都是一次考出了可以接受的成绩。
关于GPA
GPA这个东西,我觉得是越高越好,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不要相信什么GPA不重要的话,我觉得很重要。因为我们是本科生,本科生干什么了?读书,考试。所以大家都要看分数,中国美国都一样。GPA要想高,就要一视同仁,不要轻视任何课,包括一些你很讨厌的很形式的很无聊的课。大二结束我草算了一下GPA只有2.9几,顿时浑身冒冷汗。大三发奋图强才把GPA补回来一点。一些专业的课程尤其重要。对于CPU的同学,我想专业课怎么也的有90分或者80大几的平均分。
关于研究经历
这一点永远是本科的硬伤,也是本科生很难申请药学的关键。对于大学四年学了三年基础还对于专业问题不甚了了的我们,想要在research方面有东西实在是很难。然而难也要上,所以我觉得早点定下计划非常重要。等到大三大四在开始找实习找研究助手的职位就很寒酸了。毫不夸张地说,从大一开始我的每一个寒假或者暑假,不是用来学GT就是用来实习了,所以后来面试的时候,教授明确的说对我的经历非常看重。我觉得在实验室做研究助手不一定是非要做出什么成果,而是要让教授感觉你是一个非常有规划,很主动,很有潜力的年轻人~所以他们才有可能会对你张开热情的双手。。。
药学可以去实习的地方不外乎:药厂,技术类公司,实验室,研究所。这四种类型的我都去过。大一暑假去了药厂和一家医药公司。当时真的什么也不懂,纯粹是为了了解做药的都是做什么,怎么做的。记得当时参观了一些地方,也在实验室里呆了一段日子,除了洗瓶子没干别的,因为什么也不懂,只好在被人做实验的时候在边上看。不过至少我知道了以后要做什么。。。
大二去了上海那边的一个研究所的药剂实验室,那一次先后跟了三个研究生,学到了很多东西。那个研究所的特色是研究和产业结合的比较好,所以不光在实验室学了一手,生产设备和技术也学了一点,当时和美国那个老板一聊别人很赞赏的说(估计是想这下有了打杂的)。
大三在学校的药剂实验室做了一些体内的实验,后来又去了上海张江那边的一个海归公司,作的正好也是临床前的药代研究,这两个月接触的主要是LC/MS,也是挺常用的分析技术,有机会最好要学一下。
由于很多实习去的都是外面,所以受点气,被人冷落和鄙视都很难免。当时的心情肯定很郁闷,我觉得很多人可能都有这种经历。其实这都很正常,实验肯定是从不会到会,开始时主动点,心态放好就可以了。其间见过了不少老板,技术员,硕士,博士,海龟。。。我觉得多和他们聊一聊,对于行业的了解也会增加的。
关于选校和材料
从大三暑假开始就开始搜集资料,主要是先参考了一下US News,Peterson什么的排名,确定一个申请的pool,我大概挑了60所。然后就是上网一个一个的看,药学院都有什么program,有什么录取要求,有什么教授,做什么方向。因为我打定主意申药剂(实在是兴趣所在,而且出路比较好,虽然知道他难申到近乎不可能),所以这样一来删掉近一半。然后就是发一轮邮件给小米,问他们录取的条件,招不招人,国际学生怎么样,附上我的CV。收到回复又删掉一批,选择了30个。最后比较麻烦的就是在系里一个个看教授的方向,看看文章的摘要什么的,有没有我感兴趣,比较有前途和funding,和我的研究经历沾边的。这样最终确定了24个学校。这点事情做了我大概一个月。
然后就是准备申请材料。我的所有材料都是DIY,PS,推荐信只找了家里人修改。我觉得可能还不是太好,还是欠修改,当时还是图省事。然后根据每个学校的要求一项项准备:成绩单,推荐信,网申,PS,存款证明,CV,申请费,送分。。。反正那段时间是忙得昏天黑地,恨不能大脑分成24个文件夹,桌前案头堆满了各种表格,文书,信函。。。基本上就是做好了一件事马上会想起忘了另一件事。国庆7天我熬了5天通宵,准备好了大部分的材料。10月16号我寄出了所有的材料,申请结束。
那段时间是最累最烦的一段时间,别的人,别的事情基本上都顾不上。还好过去了~
关于陶瓷和等待
所有人都说我申请太快太顺了,然而我的苦难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就是陶瓷,可能我开始的比较早,教授一般都没有进入申请季节,所以最初的陶瓷都没什么回音。无聊之中到了08年,开始有一些来来回回,但是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经常是套着套着就没了下文。因为药学我们和国外的差距的确很大,我又不是研究生,感觉自己很贫乏,陶瓷信都写不出东西,那段时间很自卑。
到了过年,朋友陆续收到Offer,我依然什么都没有。这个时候是最郁闷的,整个过年没有一点心思,2月,3月每天都要Check邮箱好几次,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都是开电脑Check邮箱。当时想过失败,因为我几乎是孤注一掷,考研考了,但没有好好考(因为我压根不想在国内读研);工作也不好找(因为我的实习经历都偏学术);申请也没有留下化学,药化之类的保底。煎熬的感觉最是难受了吧,还好身边亲近的人给了我很多鼓励,终于,3月中,教授主动联系了我。半个月之内经历了邮件联系,书面面试(他给我出了一些问题),电话面试(长达近两个小时),和揪心的等待(其实也就一周),我终于拿到了这个Offer。
以前看见“坚持总有回报”这类的话总觉得很假很空洞,然而一旦你像我或者其他很多正在追寻自己梦想的人来说,经历了这过程所有的付出和等待,你会发现这其实真的是一句大实话。